1983年10月9日早上,缅甸的首都仰光,昂山将军的烈士陵园前,出现了一队豪华的车辆。
车队最前面那辆车挂着韩国和缅甸两面国旗,这是韩国驻缅大使的专车,紧随其后的几辆车上,载着来访的韩国代表团成员和负责接待的缅甸官员。
那时候,韩国的领导人全斗焕去了缅甸访问,按照传统,他得带着韩国的代表团去给缅甸的开国元勋昂山的墓地献上敬意。
韩方访问团抵达纪念馆时,缅方安保人员对馆内进行了全面排查,确认不存在任何安全风险。
汽车顺着蜿蜒的山路缓缓驶向纪念堂,韩国的政府高层和缅甸的陪同人员依次走进大门,即将展开一场庄重的致敬活动。
突然,一声巨响从纪念堂内传出,震耳欲聋。紧接着,屋顶的横梁瞬间坍塌,将里面的人全部掩埋。
遇难者包括韩国副总理、外长、军方最高指挥官、总统秘书等多名韩方高层,以及随行的几位缅甸政府代表。
韩国总统全斗焕和他的妻子李顺子,差点就命丧黄泉,生死之间只差不到两分钟的路程。
全斗焕没跟他们一块进纪念堂,得亏缅甸外长迟到帮了大忙。
按照缅甸的外交惯例,外长会在当天亲自前往酒店迎接全斗焕,之后将全程陪同他完成所有的瞻仰活动。
缅甸外长在会见全斗焕时迟到了几分钟,这种怠慢让韩国总统很不高兴,估计他一路都憋着一肚子火。
全斗焕的专列即将在两分钟内抵达纪念堂,刚刚为韩国政要献艺的演出团队已经重新整装待发,准备再次为全斗焕献上精彩的表演。
突如其来的巨响让全斗焕的车队瞬间警觉,他们没时间探究发生了什么,直接掉头飞速驶回酒店。
全斗焕刚踏入酒店大门,缅甸的警察和士兵立刻封锁了整个场所,除了他本人,其他人都被禁止出入。
缅甸方面对事发地点进行了清理工作,确认有16名韩国高层官员和媒体人员在爆炸中遇难,其中包括韩国副总理,另有4名缅甸官员也不幸丧生。此外,韩国的总参谋长和总统秘书等人在事件中身受重伤。
听到消息后,全斗焕既震惊又气愤。缅甸方面派来高层官员向他致歉,他却完全不予理会。在酒店稍作镇定后,他立刻搭乘军用飞机返回韩国,甚至连基本的告别礼节都懒得应付。
缅甸当局这次真是颜面尽失,总统气得拍案而起,厉声下令:“彻查此事,一查到底!”
缅甸方面在针对韩国代表团采取行动时,也必然会将韩国的对手国家纳入调查范围。
缅甸当局对境内的朝鲜裔居民格外警惕,将其列为主要监控目标。
英国专家迅速对纪念堂屋顶遗留的爆炸装置进行了检测,确认那是苏联制造的C4型塑料炸药。
这种炸药在影视作品中很常见,外形像一块被嚼得软塌塌的口香糖,专业术语叫塑性炸药,能随意揉捏成任何想要的造型。
苏联根本没必要去炸韩国总统,但跟苏联走得很近的朝鲜,却因为炸弹是苏联制造的,嫌疑变得更大了。
缅甸安全部队正对境内的朝鲜人展开全面调查,与此同时,在纪念堂周边区域,警方发现了三名形迹可疑的个体。
缅甸警方和军队联手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,目标锁定三名嫌疑人。双方在仰光河畔爆发激烈交火,场面一度十分紧张。军警人员布下严密包围圈,试图将嫌疑人一网打尽。
眼看突围无门,三名战士毅然决然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炸弹。
他们改装的手雷去掉了延时装置,一拉引信就会立刻引爆。
这起爆炸事件造成三人严重受伤,其中一人不幸当场身亡。另外两名伤者情况也不乐观,一个失去了一条手臂和一只眼睛,另一个同样失去了一条手臂。
两名受伤者经过救治已脱离危险。他们身上穿的衣服看似是缅甸传统服饰,但专家鉴定后发现并非缅甸制造。尽管如此,两人仍坚称自己就是缅甸人。
缅甸警方经过深入调查,发现断臂的嫌疑人依然表现出强烈的生存意愿。
只要他还有求生欲望,总有办法撬开他的嘴,不过严刑拷打对这类人起不了作用。
缅甸安全机构这次下了大功夫,直接派出了情报部门的一把手。这位高官和嫌疑人形影不离,全天候待在一起,耐心开导劝说。经过一番努力,最终成功让对方吐露了实情。
姜民哲这个人,和另外两个同伴一样,是朝鲜“39室”的成员。这个“39室”非常神秘,据说是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朝鲜在海外资产的特殊机构。
姜民哲的供述揭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:“39室”不仅仅是个情报部门,更是一个使用暴力的秘密特工组织。
这三人盯上了全斗焕,他们悄悄进入缅甸后,假扮成当地人,跑到纪念堂跟前,跟看门的人拉关系。
在全斗焕到达之前,他们用酒把守卫灌得酩酊大醉,随后悄悄将遥控塑料炸药藏进了纪念堂的主梁中。
他们随后在纪念堂周围隐蔽起来,暗中监视。等到所有韩国高官都进入纪念堂,他们立刻启动了爆炸装置。
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全斗焕竟然晚到了两分钟,错过了与韩国其他高级官员同时抵达的机会。
姜民哲一脸沉重地对缅甸情报局负责人说,他们三个被人出卖了。
按照之前的安排,他们应该在行动结束后,在仰光河边被一艘快艇接走,然后转移到朝鲜的货船上。然而,当他们成功逃到约定地点时,那里空空如也,连快艇的影子都没见到。
带着最后一丝期待,三个人顺着河岸步行前往船只停泊的位置,结果到了那儿,连船的影子都没见着。
按照原定安排,等缅甸的警察和军队到达现场,那些人应该已经驶入了国际海域。
姜民哲他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,出了这么大的乱子,朝鲜的船怎么可能还在仰光河边等着呢。
要是缅甸实施全面戒严,只要那三个人一露面,就会被当场抓住,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!
缅甸公布审判细节后,朝鲜立即表态,坚决不承认被审的姜民哲等三人是其公民。
缅甸毫不迟疑,不管朝鲜是否承认,立刻宣布与朝鲜断绝外交关系,并命令朝鲜大使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缅甸。
姜民哲选择坦白,结果捡回了一条命,但要在牢里度过余生。相比之下,他的同伙因为死扛到底,最终被处以极刑。
虽然朝鲜一口咬定爆炸事件是韩国自导自演的闹剧,但全球范围内仍有超过六十个国家公开表态批评朝鲜,并纷纷对其实施了经济制裁。
就算朝鲜成功暗杀了全斗焕,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呢?
然而,这种问题通常只适用于普通国家,而朝鲜的情况与常规国家大不相同。
我这么讲朝鲜,并不是想瞧不起它,只是在说一个实际情况。
朝鲜对韩国高层进行攻击并非新鲜事,这个国家行事作风强硬,在国际舞台上毫不顾忌自身形象,各种极端手段都敢使用。
朝鲜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其实大有深意,只要仔细琢磨,就能明白他们为何如此无所畏惧,总爱干些轰动全球的大事,简直像是巴不得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样!
在缅甸首都发生爆炸之前,朝鲜和韩国都尚未获得联合国正式认可。不过,相比之下,韩国得到了美国的鼎力相助,在国际交往方面比朝鲜拥有更多机会和资源。
朝鲜战争最终签订的只是停火协定,并非正式的和平条约。换句话说,朝鲜半岛的敌对双方——朝鲜和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队,实际上仍处于战争状态,这场冲突并没有真正画上句号。
朝鲜在这种局面下处境相当艰难。
通过抗美援朝战争,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确立了大国地位。即便当时中美处于紧张对峙状态,中国也毫不畏惧。实际上,两国之间虽然存在敌对关系,但并未正式进入战争状态。
朝鲜作为一个弹丸之地,多年来与美国阵营维持着不战不和的尴尬局面,这种状态显然有违常理。其生存之道完全仰仗于两大强国的扶持与博弈。
战争结束后大约十年里,情况还算不错。朝鲜背后的两个大国关系密切,像亲兄弟一样。靠着苏联的援助,朝鲜可以安心搞建设,不用为自身安全发愁。
中苏闹掰后,朝鲜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,选哪边站队都让朝鲜感到压力山大,两边都不好得罪。
朝鲜遇到这种情况,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制造事端。
朝鲜局势一紧张,周边大国自然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这里。
朝鲜地处两大强国之间,战略位置极为重要。半岛局势越紧张,朝鲜的战略价值就越凸显。无论局势如何发展,两大国都不得不支持朝鲜。这样一来,朝鲜选择站队的问题自然就能轻松解决。
20世纪60年代,美国正被越南战争拖得焦头烂额。朝鲜如果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挑事,没准能借着混乱局势,把1950年代那场未打完的战争重新开打,实现当年没完成的目标。
朝鲜敢于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硬姿态,并非只是出于无所顾忌的心态,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清楚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战略意义。这种重要性使得朝鲜在外交博弈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立场,不会轻易妥协或退让。
1968年,朝鲜方面派出一支几十人的精锐小队秘密进入韩国,目标是暗杀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。
假扮成韩国士兵的特种部队悄悄潜入,现在离总统府只有不到一个足球场的距离了。
多亏了那位韩国警察眼尖,一眼就认出了他们脚上那双朝鲜军队的鞋子,不然他们可能就成功逃走了。
朝鲜特战队突袭中,几名在韩美军巡逻士兵不幸遇难。然而,美国方面选择了忍气吞声,未采取报复行动,主要是担心此举会再度引爆朝鲜半岛的全面冲突。
1974年,朝鲜暗中支持一名在日本生活的朝鲜裔青年文世光,为其提供伪造的入境证件,让他秘密进入韩国,试图对时任总统朴正熙实施暗杀行动。
在朴正熙发表演讲时,文世光突然靠近,连续向他开了四枪。幸运的是,朴正熙躲过了所有子弹,但他的妻子却不幸中弹身亡。
命运似乎有意避免让韩国领导人命丧北方之手,否则整个朝鲜半岛很可能陷入无法收拾的混乱局面。
朝鲜接连遭遇暗杀事件,幕后黑手意图制造混乱,但他们的真实意图并不十分明确。
1979年之后,世界局势突然大变,朝鲜感觉自己像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,处境十分艰难。
朝鲜似乎认为,只有通过制造半岛重大事件,才能找到摆脱当前困境的出路。
1979年,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,没过多久,中国和越南之间就爆发了自卫反击战。
这场冲突的实质在于中美两国联手对抗苏联。同一年,阿富汗战事打响,苏联因此深陷困境,难以脱身。
朝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苏联扶持,但随着中美联手施压,苏联自身难保,开始削减对朝鲜的支持,导致朝鲜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。
韩国抓住了日本产业转型带来的机遇,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跻身亚洲经济四强之列。
凭借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,韩国顺利拿下了198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中国都派出了代表团参赛,没有对这届奥运会进行抵制。
朝鲜对这种处境难以接受,眼看着自己可能被全球各国孤立。
要让世界意识到朝鲜的存在,让大国认识到朝鲜的重要性,朝鲜就得对韩国采取行动,而且是重大的行动。
在仰光,一起针对韩国领导人的炸弹袭击事件随之爆发。
朝鲜对于外界的批评和惩罚早就习以为常,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失去存在感,被强国忽视。
朝鲜背后有强大的靠山,所以根本不惧怕美国和韩国的报复。相反,越是激烈的报复,朝鲜反而越感到兴奋。因为即便真出了大问题,也有更强的国家在前面顶着,自己根本不用太担心。
美国和韩国心里也清楚这个情况,面对朝鲜的肆意妄为,他们也只能采取一些无关紧要的惩罚措施。
那些背后没有强大势力撑腰的国家,如果效仿朝鲜的做法,恐怕早就被美国的舰队找上门算账了。
1983年发生在缅甸首都的爆炸事件未能除掉韩国总统全斗焕,朝鲜方面并未因此罢休。四年后,他们再次采取行动,派遣两名伪装成日本人的特工,在韩国客机上安放炸弹,导致机上115名乘客和工作人员全部遇难。
朝鲜试图通过这次事件破坏1988年首尔奥运会的顺利进行,即便无法彻底取消赛事,也要给韩国制造麻烦和困扰。
策划飞机失事的特工团队中,唯一幸存的女性成员正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金贤姬。
金贤姬顺利转移到韩国后,她在那里不仅没有遭受任何严苛对待,甚至还能在军方和警察的陪伴下自由逛街购物。
金贤姬最初被朝鲜法庭判处死刑,但三年后获得韩国总统的特赦令。此后,她在韩国情报部门的全程监护下,开始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。
相比之下,姜民哲的处境就糟糕多了。韩国拒绝把他交出去,缅甸也扣着他不放,而朝鲜那边干脆连他的存在都不认。
在铁窗里度过了整整24年,当朝鲜和缅甸重新建交的消息传来,他整个人都陷入了恐慌。每天提心吊胆,生怕朝鲜派人来取他性命,连监狱里的饭菜都不敢轻易下咽,生怕被人暗中下毒。
姜民哲在牢里度日如年,每天都活在恐惧中,精神几乎崩溃。
朝缅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刚满一年,他就在监狱里因肝癌去世,年仅53岁。
朝鲜在国际舞台上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,大国虽然会继续支持它,但绝不会被它左右。
朝鲜未来的安全问题,关键还得看周边国家能不能达成一致,只有大家抱团取暖,半岛才能真正安稳。
幸运的是,现在的朝鲜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这些年表现得比较克制,没有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。
未来朝鲜半岛会走向何方,现在谁也说不准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这片土地永远太平无事。
